斯德哥尔摩

伙伴和the BERNS 青年旅馆的好处就是可以认识很多朋友,很好的社交场所。这次室友里,前面提到的帅哥是新西兰人,在英国工作,号称不喜欢,就辞职跑到希腊玩了一个月,又跑到斯德哥尔摩玩了一个星期,准备再去苏格兰,顺便参加几个面试。一个台湾女孩,8岁跟父母移民到新西兰,现在在英国工作,除了面孔还是亚洲人的面孔,基本上已经很西化了。跟她一起来玩的一个新西兰女孩,长得蛮漂亮的,两个人一唱一和斗嘴皮子,还在房间里边化妆边唱歌。另外一群都是在丹麦的学生,也是来自欧洲各国,欧洲类似的交换项目很多,无论从文化上还是人的观念上都是很明智的选择。毕竟一点点大的地方,一不小心就踏出国境了,谁离了谁都不行。再一个就是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实在很自由,没有那么多负担,喜欢就工作,不喜欢了就辞了工作,到处走走玩玩,再开始工作。工作对他们来说,实实在在的,只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更自在。 晚上跟着几个新西兰人凑热闹,去了斯德哥尔摩很有名的一家酒吧the BERNS,有名到在路上问路,问到的人都是先把它夸奖一番再给我们指路。对我来说酒吧都差不多,这家装潢的很气派,大厅里金碧辉煌的,大吊灯营造出很迷离的感觉,二楼的阳台专供跳舞,音乐很热烈,不过实在太挤了,都快没地方站了,还一个跳得比一个激动…… 廉航初体验 之前听闻瑞安航空以低票价和无预警取消航班而著名,不过这次运道好,一路平安顺利。两件事深深震撼了我,一是我见过最小的登机牌,登机时竟然又被撕去了一大半,最后只剩下1寸大小,做书签刚刚好;二是竟然是free seat,随便找位子,找到哪个算哪个,跟公共汽车一样……廉航是不提供免费餐的,显然乘客们也都是有备而来,平稳飞行之后大家纷纷拿出各式各样的食物…… 巴黎BXX(又忘记拼写了!)机场网站实在耸人听闻,竟然说要飞机起飞前3小时10分钟上大巴。其实全程不过1个多小时,还是在周五下班高峰时期。而从斯德哥尔摩市内到Skavsta机场的路上的景色非常迷人,和想象的北欧田园风光一模一样,广阔大气,美丽动人。 The END 用两天的时间来感受北欧,匆匆又匆匆,所以,只能是掠影了。 希望下次再来北欧,坐坐斯德哥尔摩到赫尔辛基的Viking号,看看挪威的峡湾……

皇家士兵换岗仪式 第一天中午在皇宫附近游荡晒太阳,被军乐吸引,连蹦带跳跑过去,只看到了一个尾巴,和戴着白色羽毛帽子穿着漂亮制服的军乐手们合了张影。第二天中午,早早的跑到皇宫广场等着,发现原来比我早的大有人在。   瑞典实在是个对英语游客很友好的地方,仪式的主持人念长长的介绍词,先一遍瑞典语,再一遍英语,让我感动得不行。介绍词里还特别说了今天将要下岗的一队士兵是什么什么军队的,将要上岗的又是什么什么来头,看来做皇宫士兵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,估计跟天安门广场的国旗班一个档次的。   仪式甚是复杂,先是老兵们噼里啪啦走出来,整队立正,然后是军乐队隆而重之的奏乐行进,给新士兵们开路,然后新兵老兵进行一番复杂的交接仪式,包括敬礼挥剑等等,然后老兵退到广场一侧的小楼里,再是新兵也退到一旁,军乐队走到正中,开始给大家奏乐。第一首还很正常,雄壮又威武,第二首突然变成欢快的小曲了,随着音乐越来越欢快,那个穿着漂亮军装的指挥先是站不住开始晃动,然后竟然开始扭了,再然后竟然扭过来带动大家一齐拍手,估计再有个几小节他就好开始领舞了……军乐队的衣服最好看,音乐也好听,让人崩溃的指挥又搞笑,这一段最enjoyable!   军乐队退场之后,老兵们又出来排了一番队,接着退场,跟着退场的是军乐队。有意思的是军乐队解散之后,好多周围的观众都走上去爱怜的给他们擦擦汗,摸摸他们的头,我这才发现原来观众中很多都是这些小兵们的家人,好几个小兵都被爸爸妈妈和女朋友围绕着,摘下帽子一头一脸的汗,却是一脸的幸福和自豪。

斯德哥尔摩的水和桥 固执的认为一个地方的水聚集了灵气,有水的地方,阴晴云雨,多了变化,多了可观之处。巴黎的塞纳河,科隆的莱茵河,布鲁日的运河,还有,常常想起的,杭州的西湖。南京的水,呃,玄武湖,虽然没西湖那么有名,其实还是很不错的。   据说斯德哥尔摩其实是比巴黎要小的,直觉上倒是要大一点,原因就是这里的水。可以说斯德哥尔摩就是个岛屿城市,桥多,岛多,船多,GAMLA STAN是一个小小的岛,居中,南北各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大岛。青年旅馆所在的Lake Malaren,三面环岛,面朝内陆。清晨走出船舱,阳光笼罩的湖面,蓝的令人陶醉的天空,湖对面是斯德哥尔摩的市政大厅,也是诺贝尔奖的颁奖地,金色的尖顶光彩照人。到处都很安静,身心舒畅。   对水的喜爱,让我去之前就决定在斯德哥尔摩坐一次游船。在售票处jj的推荐下选了Under the bridges of Stockholm 斯德哥尔摩桥下之旅,1小时50分钟的游船,17欧,加上信用卡手续费,要19欧多,对于一向以暴走踏平所到之处的我来说很是奢侈了一把。看得出设计者在路线的选择上下了一番功夫,囊括了斯德哥尔摩大多数主要的景点,语音讲解内容清晰明了,常常以 “On your left side” 或者 “If you look at the right side of our boat” 开始(只见一船人,每人耳朵上挂着个大耳机,听着十二种语言中的某一种,却整齐划一的向左看向右看,很是搞笑),然后说要介绍的建筑的形状颜色,再说有什么好玩的故事,充实丰富。游船经过了两个Lock,不知道中文应该怎么翻译,就是和大坝一个原理的一个东东,游船进入Lock,前门关起,灌水,船升高之后,后门关上,前门打开,进入Lake Malaren。这是从近海的一侧向内陆走。从Lake […]

游荡在老城 Wandering in GAMLA STAN   一觉睡醒,屋子里人满为患,个个睡得香香甜甜。隐约想起昨夜朦胧间似乎很多人进进出出。穿戴整齐,出发!   ……结果出发的还是早了点。瑞典人的生物钟显然是按照纬度调整过的。早晨8点多,老城里冷冷清清,街上只有零星几个跟我一样不小心起早了的游客。冷清的街道倒是让我好好欣赏了一下橱窗。瑞典是曾经的海盗国家,有许许多多以维京人(Vikings)为主题的纪念品,各式各样的驯鹿玩具,以及一种红色有花形装饰的木马雕刻,据说也是瑞典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。同是古城,同样是窄窄的街道,建筑的风格、色彩,和海德堡或者巴黎的老城都很不同,更粗犷大气,大大的窗户,也许是因为阳光在这里特别的珍贵?多用棕红色棕黄色做外墙装饰,和这个季节很是搭调,看着就觉得温暖。   太阳升起,渐渐温暖起来,老城也渐渐的热闹了。多是各地来的游客,说什么语的都有,货币也很多元化,很多商店,甚至街边的小贩,都接受瑞典克朗,欧元,有些甚至接受美金,当然,汇率非常不合算。瑞典克朗的价值和人民币差不太多,不过由于物价比较高,一个金枪鱼bagel(仿佛是这么拼的,一种在类似烤蛋卷的锅里烤出来的三明治,焦焦的,香香的)要45克朗,相对来说一罐品客薯片26克朗很合算了(国内大概13左右)。   对于老城,我有着无比的热爱,无论是哪里的老城。历史给我安全感,让我觉得不管走到哪里,背后会留下一点痕迹,一点故事。走在古老的街道上,思绪可以自由游荡,想想什么样的人曾经踏在同样的石头上,他们发生过怎样的故事,是什么让他们来到这里,又是什么让他们离开。走在异国他乡古老的街道上,自由更多了,什么都可以想,也什么都可以不想,没有什么束缚,到处走走看看,喜欢就是喜欢,不喜欢的就不喜欢,怎么都好,开心就好。这是独自旅行让我觉得最舒服的地方。

一晃来巴黎已经两个半月了,游记也欠得越来越多,看看网上的游记,总觉得自己文笔太差,写不出那么美的文章,便拖了又拖。然而今天翻看两个月前从Deauville回来写的几行字,发现竟然记得已经不那么清楚了,可见我的记忆力没自己以为得那么好。文字是写给自己看的,所以还是决定开始一点一点的还债。   开始之前Before the beginning   十月的第二个周末,去了斯德哥尔摩。选择斯德哥尔摩,没什么很特别的原因。只是的确很想去某个北欧的城市看看,不知道为什么,北欧给我的感觉一直是“传说中的一个地方”,和童话里“很久很久以前,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”是一个概念(事实证明那地方的确很远,远到回来之后当我在办公室里看到地图上的斯德哥尔摩,依然觉得踏上那片遥远的土地是件神秘而让人兴奋的事情)。感谢瑞安,找到了周五晚上走,周日晚上回的飞机,完美的时间,45欧往返的价格更让我很是兴奋了一把。就算加上两个小机场磨刀霍霍的班车费,90多欧的交通费我也很知足了。   冻死人的开始A cold start   北欧,以一个凶猛的下马威,迎接了我的到来(画外音:我们海盗的地盘是你个小丫头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么?!)飞机开始降落的时候,耳朵里面的刺痛生生把我弄醒了。按说我也做过不少次飞机了,从来没发生过这情况……疼得我什么也听不见,什么也顾不上,直到飞机降落,迷迷糊糊的跟着大家走出机舱,我还只顾着揉我的耳朵,虽然其实揉也没什么用,没那么疼的时候,就开始想要怎么找到那个传说中船上的青年旅馆,此时已是子夜。   机场大巴晃晃悠悠一个半小时到达斯德哥尔摩市中央火车站附近,我的耳朵里还是古里古怪的,一直没缓过来,不过最重要的是先找到那张我预订了的床。凄惨的我连个地图都没有,只有一张旅馆的预订单写了怎么去。邻座告诉我最好打车,因为下车的地方离我那个旅馆还“很远”。我想了想,最后还是决定先找找看,不行再打车,其一是舍不得,其二是实在不相信欧洲人嘴里的“很远”能有多远。   于是,我在凌晨1点的深秋时节,暴走在北纬59.2度的大街上。事实证明:我正确估量了欧洲人的距离感,却低估了北欧这个季节的寒冷。   深夜斯德哥尔摩的街道,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冷清,路人看上去仿佛都是从事高尚职业的,年轻人居多,没见到形迹可疑或醉醺醺的家伙。这让我放心大胆的走,一不小心就走了两站地铁,经过几番问路,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地铁线路,其间碰到一个热情但不认路的mm,一个冷淡但指路过于简略的地铁售票gg,和一个热情认路且认真但穿着奇异吓了我一条的gg,终于顺利到达那个传说中的GAMLA STAN地铁站。括号,瑞典人的英语比法国人好多了!括号。正沿着楼梯往外走,突然看到一个人影在正前方20米处走过,我开始高呼“Excuse me Sir!”谁知道哪位仁兄就是不理我(我本来以为那哥儿们肯定没听到,后来经土豆指点,发现他也可能是不敢理。试想子夜时分,一个人在水边走,突然在地道深处传来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 “excuse me sir……” )……好吧……我不是故意吓他的……   我锲而不舍的喊,终于有了应答。经过这位仁兄确认,我已经到了传说中可以看到那艘青年旅馆船的Central Bridge。三更半夜的,只见一片闪着微光的开阔水面,隐约可以辨出两侧岸边的几艘船影,挺漂亮的。但是,我晕……我多么希望夜空中突然出现一个大太阳,让我能分辨出那传说中的“红船”!好吧,我忍。我决定认定自己前面的方向是正确的——过桥先!开阔的水面,没遮没挡,冷风阵阵,我缩成一团,一边走一边对自己咬牙切齿,为什么,为什么当初一定要预定一个船上的旅馆呢?人类进化了多少年,才从海洋进化到陆地,为什么要回去呢?莫非我是来自海洋的怪物?$^*$^$%^$$*&$^%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,一抬头,看到了斗大的招牌——Hilton。我顿时放心了,大不了去Hilton借宿一晚。一切可以用人民币解决的问题,都不是什么大问题。括号,此处请用瑞典克朗替换,括号。瞬间走的雄赳赳气昂昂起来。 […]